小盗龙

作者 动物世界 浏览 发布时间 12/11/01 点击评论

小盗龙

小盗龙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小盗龙
拉丁文名:Microraptor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
体型特征:长O.77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小盗贼

  小盗龙生活在距今大约13亿年之前的早白奎世,它身长不到1米,四肢和尾巴者覆盖着羽毛。古生物学家推测,它们利用四肢覆盖的羽毛,可以从一棵树飞行到另外一棵树‘一月区有点类似于今天略鼠的“飞行”方式。
  、很难想象一个拥有4只翅膀的恐龙如何在奔跑的同时拍动4个翅膀,所以小盗龙的发现相当有力地反击了鸟类飞行起源地栖说,这种恐龙也是鸟类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它至少是鸟类的一种祖先类型,它用4个翅膀滑翔,后来其后肢翅膀退化,并学会了拍动前肢,于是变成后来的鸟类。
  多年以前,古生物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鸟类进化包括了一个四翼阶段,但是直到小盗龙发现之前,还没有任何化石证据。所以小盗龙的发现是习卜常令人振奋的那么,树栖性小盗龙在日常的滑翔中,是如何使用它的4只翅膀呢?前翼自然不必多说,与现生的绝大多数鸟类一样。这样,所有的悬念便集中在后翼上。一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小盗龙采用了前后翼同时或者交替拍打的飞行方式,后翼能够很好地控制飞行的方向另一部分古生物学家则认为小盗龙的后翼无法拍翅飞行,因为它后肢的羽毛是长在胫骨一侧,所以这个后翼不能拍寸r,只能汾翔。此外,古生物学家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看小盗龙,断定它的后翼在沿翔中用处不大,更大的作用应该体现在调节体温或装饰上,因为浓密的羽毛可以保暖,花纹可能作为生活在丛林中的保护纹或保护色。
  但实情并非这么简单。直到最近,古生物学家才认识到后翼可能还有更重要的用途。在2005年10月16日,在盐湖城举行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得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加特尔吉与航空学工程师泰姆林提出了一个新的理沦,其沦文刊登在《美国地质学会会议文摘和议不黔秋季版上。
  加特尔吉指出,小盗龙各根长羽的前缘比后缘狭窄,这样形成的流线型有助于更好地飞行。其川卜骨上的羽柄(羽轴下段半透明的部分)探插人皮肤中,垂直于体背,这可在捕杀猎物的时候起到减速刹车的作用。而小盗龙每个羽支向两侧发出许多羽小支,一侧的羽小支上生有小钩,一侧的羽小支上有槽,使相邻的羽小支互相勾结,形成结构紧密而具有弹性的羽片,这能有效阻止飞行中气流对其身体的影响。
  有了如此精良的羽毛,小盗龙的后翼就不再沉默,它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飞行。.泰姆林指出,在滑翔中,小盗龙的后翼呈Z型横(侧)排列,在前翼下方起稳定作用,这个构造活像一架双翼机。那么,双翼构造有什么优势呢首先是机动性要比单翼构造好,因为双翼的翼面积大,在同样的飞行条件下,它产生的升力比单翼要大得多,其盘旋和爬高性能也要优于单翼。所以小盗龙很聪明地采用了这种构造,这比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还要早1.2亿年。哦,不,应该是早了120001903年。
  为了更好地检验这个构造,泰姆林以计算机模型分析小盗龙翅膀的配置,模型的数据是:重量=0.95千克,翼距=0.94米,长宽比=6.7,总翼区域=0.13平方米,翼载(满载重量和机翼面积的比位),=70.6牛顿/平方米。其结论是使用了双翼构造的小盗龙在树林间滑翔有着更好的机动性,比如升空和降落时没有必要拍动翅膀,这样可以节约能量的消耗。
  但随若飞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双翼构造会使空气对身体的阻力剧增,反而变成一大缺点,所以由双翼向单翼变革就势在必行了。所谓的单翼构造,可以在孔子鸟等古鸟身上看到。但这并不是孔子鸟为了高速飞行而舍弃了机动性,而是孔子鸟的身体构造已经比小盗龙更加适应飞行,比如更发达的前肢,与现生鸟类无异的尾巴等。这都可以为飞行提供更大的动力。







动物世界群号:28964334 动物讨论群号:105971422 鬼故事群号:73813629 联系QQ:572223115@qq.com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联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旧版
本站动物世界视频和文章都来源于互联网多数为原创,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我们将立即删除
Copyright 2006-2009 Powered By DW20.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15983号-1